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毛隽 刘旭升 包金祥 鲍国权 朱化 王守法 桂明均 刘铭建 朱晋 王英善 宋雄杰 孟谦 高兰田 宋大明 张辉 陈守润 潘再富 秦正忠 樊晓俊 崔光祺 王福成 徐卫弟 王珉 张银芝 余宏祥 王国庆 谢永刚 彭章超 吴景全 许国平 袁志军 李玉江 战福清 郎耀安 王金峰 翁国清 刘凡波 孟震 孟谦 吴志平 袁建良 沐嘉龙 李岩松 苑金全 高斌 阮鹏羽 林烸荣 王德怀 刘名宝 王广军 吴耀南 高海燕 杨庚生 常美丽 燕亚醒 叶礼尧 周义刚 王家明 林德斌 叶佳妮 何海迅 黄正义 孙瑞庆 尹萍 王军华 蔡林 刘代萍 李丽华 贺春 沈强 王金峰 崔建刚 芦光明 郭明 司贤策 刘敏 成鹤云 袁亮 徐海龙 吕保国 李丽华 李锟 李轶安 陈金方 纪鹏 付良恩 韩梅 汪飞中 张阿大 徐晓然 王开群 崔建刚 周婷 骆接文 梁斌 领先达 姚海涛 刘肖文 刘奇文 陈景吉 杨家鸿 陈新民 柳小杨 朱圣伟 东方云 许良秋 李树林 化物所 夏高飞 沈彦华 王国强 金建庆 何新贤 郭林军 郭焕生 周玉君 王新民 汪飞中 钱国利 张智勇 杨庚生 李炳豪 欧阳 盛衡宝 张誉 陈久 纪周礼 黄正义 尹迪梦 辛海中 深同心 纪杰 张耀忠 吕景波 刘辉 王作方 王燕 李永明 李兆孟 天丽 杜佳 张津 林兴 张学伟 汪正 王胜国 刘达 孙逢武 裴红伟 吴敏 赵兴坤 钱光云 周勇 张晓民 刘敏 任冬生 韩维儒 陈新民 潘元海 陈洪泽 徐云凌 张荣福 张华 高益明 孟震 浩运 吴生富 侯鹏 杨庚生
联系: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电话:010-64216131
传真:010-64228661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东路14号
网址:http://china.pmnet.cn/Company/UserNO
返回首页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以下简称北京化工研究院)创建于1958年6月,是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直属科研单位。院本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占地面积9.7万m2,建筑面积6.8万m2。科学试验基地设在北京市通州区台湖镇,占地面积23.5万m2,建筑面积3.8万m2。截至2004年底,北京化工研究院在职职工总数为916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30人,包括教授级高工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3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59人,博士33人,硕士140人。建院以来,北京化工研究院一直以石油化工为主要专业方向,注重石油化工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高新技术的探索研究,形成了乙烯技术和有机化工、聚烯烃催化剂和工艺研究、塑料改性和加工应用、化工环境保护等四个优势科技领域。
    北京化工研究院设有6个主要的研究中心(所)以及信息中心、测试中心、器材部等7个配套部门,拥有从事研究开发工作所需的配套设备和现代化分析测试仪器,建有石油烃类裂解、有机合成催化剂、聚烯烃催化剂、环管聚丙烯中试、气相聚乙烯模试、改性塑料等19套中试、模试装置及数十套烯烃聚合评价装置。聚烯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成了催化剂研究开发和生产制备、聚合工艺评价与成套技术开发、合成树脂表征及应用等综合配套的工程研究及开发能力,其高分子表征中心,配备有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X射线衍射仪、凝胶渗透色谱仪、制备型和分析型高分子分级装置、原子力显微镜、各类流变仪(动态、拉伸、扭矩)及热分析仪等,具有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准。科学试验基地已建成了烯烃聚合中试装置以及塑料加工等中试装置,水、电、汽等配套公用工程设施齐全,拥有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北京化工研究院设有国家化学建材测试中心、国家基本有机原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全国性技术中心;负责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有《石油化工》和《化工环保》。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东路14号 
邮编:100013 
电话:010-64216131-2403 
传真:010-64228661

· 北京化工研究院《石油化工》
北京化工研究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在石油化工方面,以催化剂和高分子材料研究为重点,形成了烯烃和有机原料、聚烯烃、高分子材料、化工环境保护等四大专业优势,拥有乙烯和聚丙烯两大核心技术和一批石油化工专有技术,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勇于创新的专业技术队伍,许多重要科技成果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面临严峻挑战和难得的发展机遇,北京化工研究院秉承“成就客户、立足创新、尊重人才”的价值理念,以材料研究为先导,科技创新为基础,努力构建石油化工业务发展的技术平台,开发一流的成套技术,提供全套技术解决方案,成就客户,提升产品价值,降低投资和生产经营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北京化工研究院愿与海内外的朋友们一道,开发和推广高品质、低消耗和环境友好的石油化工新产品、新催化剂和新技术,共同分享科技进步,促进可持续发展。
《石油化工》简介  
 
        《石油化工》为学术与技术相结合的科技期刊,1970年创刊,由中国石化集团北京化工研究院和中国化工学会石油化工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月刊。报道我国石油化学工业领域的科技成果,介绍石油化工的新技术、新进展及国内外科技、生产动态。本刊主要栏目有特约述评:研究与开发、精细化工、石油化工新材料、环境与化工、工业技术、分析测试、进展与述评。文章发表时滞5个月。 
        由于本刊刊登的文章具有新颖性、实用性、启发性和指导性,在读者中有广泛的影响,被选为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核心期刊。
        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报道,2003年《石油化工》期刊评价指标为:总被引频次 780,影响因子0.430,总被引频次在同类(能源类)期刊中名列第三,影响因子在同类期刊中名列第五。
        另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中的数据,2003年《石油化工》的各项文献计量指标为:总被引频次 1136,影响因子0 .5753,在“科技与生产材料有机材料”类期刊中,总被引频次排名第三位; 影响因子排名第七位。
        据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网络计量测试报告》中的数据,2003年《石油化工》的Web下载总频次为23177,在同类期刊中排名第二位。
本刊自1986年向国外公开发行以来,已有16个编纂年度进入美国化学文摘(CA)千名表;2003年《石油化工》在千名表中位居第486位,在我国入选的91种期刊中位居第28位,在我国入选的化工领域期刊中排在第2位。
        1994年美国工程索引(EI)开始检索本刊的文章,摘录率为40%左右。2000年转入EI Page One 数据库, 2004年共收录156篇稿件,收录率65%;2005年1—8月共收录160篇,收录率100%。
        由上述可见,《石油化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科技期刊,并且在国际化学化工期刊中具有一定的影响。1981年获化工部“科技情报成果二等奖”;1986年获化工部“科技情报成果三等奖”;1986年获国家科委“科技情报成果三等奖”;1992年获北京市“全优期刊奖”;1992年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联合颁发的第一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1997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2001年被科技部评为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并获得2001年中国石化集团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同年获得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评优活动组织委员会颁发的《CAJ-CD 规范》执行优秀奖;2002年获得中国信息研究所颁发的2001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以及新闻出版署颁发的“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石油化工》编辑部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4号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内
通讯地址:北京1442信箱《石油化工》编辑部  邮编:100013
主编:乔金樑     副主编:李小明
电邮:syhg @ brici. ac.cn

                                                                                 


没有找到记录